抓实四大环节 写好调研文章

重视和加强调研工作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毛泽东同志更是提出“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对基层秘书而言, 做好调研工作, 写好调研文章是其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 也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那么, 秘书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调研工作写好调研文章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 笔者谈一谈自己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一、紧扣“三事”, 选好课题。
选题准, 方向明, 方能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一是紧扣领导关注的大事选题。一个单位或地区的“一把手”大多能力强、目光敏锐、经验丰富、思考深远, 他们所关注的大事往往在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几个重要节点的突破可以带动整个工作质的飞越。在工作中, 秘书要注重培养自己灵敏的嗅觉和洞察力, 及时捕获领导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注点, 并围绕这些关注点适度超前开展调研, 为领导的科学决策献务实之计, 提有效之策。二是紧扣科学发展的难事选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 也是矛盾突显期, 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诸多“可以预见与难以预见的风险”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露出来。秘书要精心选择本地区、本单位在科学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难事深入调研, 大胆探究, 努力寻找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到在其位, 谋其职, 负其责, 主动替领导解难, 积极为发展护航。三是紧扣群众关心的要事选题。群众是衣食父母, 件件无小事, 事事皆关情。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但与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相比, 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秘书要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领域上主动作为, 深入研究, 建言献策, 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二、坚持“三要”, 深入调查。
调查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是研究的前提。为了确保调查取得预期效果, 秘书应尽量在人、物、地三方面做好周密安排。一是人要做好准备。调查成效如何, 关键在人。思想要唯实是举。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提前定好调查纲目, 坚持“下马看花”, 深入基层, 联系群众, 确保调查不流于形式, 不蜻蜓点水。能力要做到双强。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业务技能是做好调查的重要基础。在日常工作中要强化相关理论的学习与文字表达、逻辑思维、综合分析等技能的训练, 做到理论与技能双强, 确保调查质量。方法要坚持多元。方法越多, 调查越实。要注重把听汇报、看现场、开座谈会等传统方法与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结合运用, 避免一叶障目, 确保调查既客观全面又有效率。二是物要提前到位。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调研对物质的保障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稍有差池, 就有可能影响调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 在开始调研之前, 要认真思考, 集思广益, 精心部署, 把调查所需的物提前备好、备全。三是地要精心选择。到什么样的地方调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更会影响到领导决策的准确性, 必须精心选择。事实证明, 只有到问题多、困难大、矛盾杂, 到与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调查, 聆听基层的心声, 才能找准问题症结所在, 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
三、注重“三性”, 潜心研究。
研究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是调查的深化。一是注重实用性。实用才有价值。只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建议或措施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结合本地区或单位实际, 运用分析、提炼、归纳、综合等方法, 对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进行仔细研究, 全面总结经验教训, 深入挖掘事物本质,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让调研真正成为领导开展工作的“强引擎”。二是注重指导性。唯物辩证法“重点论”告诉我们, 调研工作必须重点重抓, 重点突破, 不能处处点火, 全面开花。研究时, 要用全局眼光, 战略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不能就事论事, 而应由此及彼, 由小见大, 由个别到一般, 找出“点”与“面”之间的共性规律, 为“面”提供有效参考和指导,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实现调研效能最大化。三是注重创新性。思路创新, 工作出新。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要求研究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新情况、新问题、新症结提供解决办法。要勇于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经验的束缚, 用新思维, 新角度, 新方法去解剖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说经验教训要人云亦云我少云, 析事物本质要老生常谈我少谈, 论发展趋势要陈词滥调我少陈, 让研究工作不断推陈出新。
四、突出“三好”, 加快转化。
文可载道, 以用为贵。一是写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转化的第一个环节, 为成果在实践中运用提供理论指导。调研活动结束后, 秘书要趁热打铁, 认真梳理头绪, 及时把调查的基本情况、研究得出的观点写成书面材料, 精心安排报告结构, 仔细推敲报告内容, 让调研报告立意高、观点明、内容实、可推广。二是做好实践运用。实践是检验调研成果的唯一标准。调研报告完成后, 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积极推动调研成果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早日发挥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真正让调研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助推器。三是用好经验教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 只有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相对真理才会不断向绝对真理靠近。调研工作也同样如此。要及时总结调研报告在实践运用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 进行理性思考, 将其化为理性认识, 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