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写法和具体要求

报告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报告究竟怎么写,应根据公文内容来确定,但基本写作是通用的。具体如下:
(一)标题内容要全。报告的标题内容结构是: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报告)。
(二)主送机关可视需要而定。作为法定性公文的报告必须有明确的受理机关。报告原则上应只报一个直接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特殊情况也可写两个以上机关,不管写几个机关,都应根据需要来定。由于报告是属于阅知性的公文,不需要上级机关办理答复,因此,除主送机关外,发文机关认为有必要阅知的其他上级机关,可用抄报的形式报送。但是,除突发事件报告外,不得越级主送。
(三)导语要简明扼要。导语就是在主送机关名称之下、正文之前的引言或概述。导语主要写两个内容:
第一,要说明为什么写这个报告。这是报告开头必须交待清楚的内容。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依据式。这种写法一般是工作报告和回复报告采用。例如:根据什么机关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某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怎么做、做了什么,等等。二是叙述式。这种写法一般用于情况报告。即以叙述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说明写此报告的原因,以表明其必要性。三是点题式。这种写法常用于写备案报告。无论写什么备案报告,一开头就要把备案文件的标题点出来。
第二,要写连接词。导语写完后,紧接着要写一句话:“现将情况报告如下:”。用这句话作为承上启下的连接词,以结束导语并引领报告的主要事项。这是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回复报告的格式化写法。备案报告因系备案性质,且需上级机关回复,其格式相对单一,较为特殊,不需要写这句话。
(四)正文层次要清晰。正文是公文写作的主要部分,报告也不例外。特别是篇章结构、段落大意、过渡照应、内容详略等,都要认真谋篇布局。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顺序安排必须合理。正文层次的基本结构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这是工作情况报告正文层次结构的通常内容和顺序,写作时可以视需要取舍。回复报告的层次结构就不一定这么复杂,只要把上级机关询问的问题写清楚就行了。备案报告就更简单,一般都是综合式写法,从开头到结尾只有一段文字,没有段落层次。具体怎么写要靠写作者根据实际去把握。
(五)结束语要规范。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一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的写法很多,规范的写法有以下几种:回复报告和情况报告一般写“专此报告,请阅”;工作报告一般写“以上报告当否,请阅示”;备案报告一般写“请予审查”。无论什么报告,不要简单地用“特此报告”或“此报告”来作结束语。
(六)成文时间要准确标注。报告结束后,均应在正文的右下边标注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就是领导审核签发的时间。按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成文时间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