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的写作流程

从决议的类型来看,批准性决议写作相对简单,按照固定格式套写即可,属于简单公文;公布性决议和工作部署性决议则较复杂,写作流程包括三步八个环节。
第一步:充分准备。
环节 1:定文种。在重大会议召开前,根据会议内容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使用决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决议与决定的区别,这两个文种容易混淆。从内容上来看,如果涉及全局性和原则性问题,就用决议;涉及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则用决定。决议重在统一思想层面的认识,决定重在统一行动。决议一定是会议通过的,决定则不一定是会议通过的,也可以是领导人签发的。
环节 2:明主题。决议的主题与会议主题一致。因此,要找准主题,需要全面把握会议情况,了解会议讨论研究的中心是什么。重点从会议召开的背景原因、分析讨论的重点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和意见、做出的决策指示等方面进行把握。在拟写决议之前就需要把这些搞清楚。同时,还需要充分明确与会各方的观点,了解最终会议的统一意见和结论。
环节 3:集资料。由于决议需要在会议过程中形成,在会议结束时就需要提交会议通过,所以写作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会议召开前执笔者就需要提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运用八维度信息搜集法,把与会议相关的材料搜集起来,提前进入写作状态。
第二步:深度思考。
环节 4:找问题。决议写作需要聚焦的问题与会议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会议有主报告的,决议写作中涉及的问题就应该来自会议主报告。同时,对于会议过程中讨论形成的相关结论也需要有所涉及。这就需要深入跟进了解会议讨论的进展,以及形成的意见共识。
环节 5:理结构。决议一般与会议报告及讨论问题结构一致,按照会议讨论问题的顺序进行写作。基本的写作逻辑结构是“一致性意见→决议事项→号召希望”。
第三步:精准写作。
环节 6:拟标题。决议的主标题符合公文标题的一般结构。对于比较具体的工作,可以在正文中用小标题,有利于清晰表达。对于涉及宏观工作、思想层面的内容也可不划分标题,但在每一段开头需要有总领性的观点主旨句,发挥类似于标题的作用。这些观点主旨句与会议报告的标题、论点,以及会议讨论的结论需要保持一致。
环节 7:填内容。在内容写作上,除了内容比较单一的会议决议采取篇段合一的方式外,其余大多数都是采取分条列段、总分条文式或分部式等方式进行写作。内容推进逻辑与会议逻辑保持一致。环节 8:修语言。决议写作注重的是叙议结合,即用概括叙事方法介绍具体情况事实,用议论方法做出论述,不能只是记录会议结论,而是要从理论高度阐明问题,以精辟的观点串联全文,让决议具有充分的可信度。决议的写作语气是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严谨。一般用“会议听取”“会议审议”“会议讨论”等代表会议中研究的问题、叙述基本内容;用“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代表会议提出的需要执行的决策事项;用“会议号召”“会议希望”等代表对于落实会议精神、推动相关工作的期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