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经验总结材料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为契机,聚焦家庭监护、学校保护、社会协同、网络治理、司法保障等关键领域,创新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立体化保护格局,未成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现将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一)健全高位推动工作机制,构建系统化保护格局。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我县建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形成“1+10+N”立体化工作体系,以x个领导小组统筹全局,下设xx个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领域,联动x个成员单位协同推进。配套出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将未成年人保护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体系,并作为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实现责任压实到人、任务分解到位。通过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召开xx次专题会议,高效解决留守儿童就学、校园安全整治等xx项难点问题,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闭环。
此处隐藏2461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构建多元参与治理网络,凝聚社会保护合力。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我县通过资源整合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支持体系。一方面,广泛链接公益资源,引入xx家公益组织参与帮扶项目,并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基金,募集社会资金xxx万元,用于困境儿童助学、医疗救助等;另一方面,发动企业力量,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计划,xx家企业认领护苗行动项目,提供实习岗位xxx个,帮助涉罪青少年重返社会。强化社会监督机制,联合新闻媒体开设《护苗行动》专栏,曝光监护缺失、校园暴力等典型案例xx起,推动问题整改。通过设立举报热线、开展护苗随手拍活动,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全民关注、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这一多元共治模式不仅拓宽了保护渠道,更推动了未成年人保护从政府单线作战向社会全域联动的转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了坚实屏障。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