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文章有哪些类型?其作用是什么?

所谓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而形成的文字材料。它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就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情况以及作者的分析与思考成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具体来说,不同类型的调研文章又有其不同的作用:
总结经验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某地、某单位工作上的突出成绩,总结经验,树立榜样,以此推动面上的工作。通常在某项工作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时候,在人们对某项工作普遍感到难度很大,需要示范引导的时候,或者实践中出现了某个新生事物、某方面的突出典型,需要扶植和宣扬它的时候,就需要这类调研文章。如《××村由穷变富的启示》《介绍一个创新发展的好典型》,从题目上就可看出它的作用是什么。
揭示问题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些负面问题,揭露其真相,找准其根源,分析其危害,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期引起有关党政组织、有关部门或全社会的重视。如反映某县机关干部打扑克赌博成风,反映某市电子游戏室太多太滥缺乏管束而贻害青少年,反映某地民间非法集资危及社会稳定等。这类调研文章往往能促人警觉,迅速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问题。
工作研讨性的调研文章,即通过对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的分析探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指明努力方向。如《我市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势在必行》。这类文章,有的是用于自我总结,有的是用于向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有的是用于呼吁社会各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直接服务于领导决策的调研文章,即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有关情况,直接为决策提供依据。这类文章一般形成于某项决策形成之前:领导觉得某个问题需要决策,但由于情况不明一时下不了决心,需要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再做决断,于是亲自出马或指派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而后以文字形成决策依据。如《关于建立高铁经济区的调研论证报告》《土地规模经营目前不宜大范围推行》。这类文章通常影响着对某件事情决策不决策、决策是否科学可行。
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可以说,党的事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着调研成果的运用。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向纵深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大量的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把高昂的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和调研成果的运用。光有热情而没有理性思考,那只是一种浮躁,而失误往往是浮躁的产物。对于机关文秘人员来说,无论是为领导同志起草调研文章,还是根据工作需要自己进行调研活动,都要十分注重调研质量,精心起草好每一篇调研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