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为常用法定公文种类,适用于记载会议议定事项,包括发文字号、会议召集人、开会时间、开会地点,会议概况、议定事项、参会人员、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发送单位等要素。其中,会议召集人为主持召开会议最高领导,议定事项为会议决定的具体意见。
会议纪要具有记事性、权威性、条理性、阶段性、专题性和精炼性等特点。记事性是会议纪要首要特点,记载会议概况和议定事项,明确工作任务及落实责任,督促有关方面抓好落实,避免口说无凭,事情不落实也不好追责问效。权威性要求无条件落实和执行议定事项,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要向会议召集领导或上级机关做出说明、汇报或检讨,并要获得上级机关认可。如果不被认可,就要继续执行纪要议定事项。条理性要求议定事项逐条明确表述,层次脉络清晰。阶段性就是议定事项大多是某一阶段落实事项,涉及长远发展或时间很长事项通常不用会议纪要明确,而是使用意见等文件明确。专题性指议定事项大都是专项业务领域,就事论事、就事定事。精炼性要求内容明白准确、语言简明扼要、层次干脆利落、篇幅短小精悍,千万不能把会议纪要弄成长篇大论的领导讲话。
会议纪要从起草到印发需要完成记录、起草、完善、送审、会签、定稿、编号、印发等程序,不需用印章,并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要点之一:忠于会议精神,表述准确到位。会议纪要重要特点是记事性,要求忠于会议议定意见,使用准确简洁语言体现会议内容,做到不走样、不偏差、不随便、不无中生有,原汁原味反映会议精神,重要事项必须跟会议决策意见一致。离开会议精神的会议纪要文字写得再好也不合格,当然也难获领导认可。
要点之二:段落层次清晰,事项层次分明。领导最后通常根据讨论情况确定具体意见。会议纪要应该使用规范的文件语言逐条表述这些意见。每段内容围绕一个事项讲清楚、说到位,避免把若干条意见混在一起叙述,让人难以分清层次。
要点之三:意见观点鲜明,内容重在择要。观点鲜明要求直奔主题体现议定事项,直截了当使用鲜明的观点性语言,不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重在择要就是对会议讨论意见择其要者而言之,将关键内容全面体现清楚,无关内容或次要事项不硬塞进纪要,防止琐碎之事冲淡主题。
要点之四:及时起草整理,务求保证时效。会议研究确定的事项都具有较强时效性,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大多单位要求秘书会后尽快起草纪要,对于重大事项或规格较高会议纪要,则要求秘书会后立即着手起草。这种情况下,秘书就要争分夺秒抢时间,有时当天整理出来送审印发。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能锻炼写作能力,同时可看出秘书综合工作能力。
要点之五:主动征求意见,充分集成智慧。会议纪要初稿出来后,考虑到促进相关单位更好落实,减少误差,可请相关单位根据会议精神修改完善,以求表述准确、规范和可操作性。可将初稿发送与会人员征求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修改意见,合理吸收与会人员修改建议。为避免修改意见散乱难辨,最好要求在纸质件上直接修改,只报送修改部分内容,让修改情况一目了然。报送纸质件要加盖单位公章,重要纪要还需参会人员签字确认。这个环节务必避免在电子稿上修改,主要是不容易看清修改之处。对于修改意见,要在忠实于会议精神前提下有选择吸收,不能采纳跟会议精神相悖的意见。
要点之六:谁开会谁签发,抓好事项督办。签发人为会议主持领导。如为分管领导召开会议,由分管主任(或秘书长,直接服务于分管领导的负责人)审核把关并签署办理意见直接呈送分管领导签发;如果多位分管领导开会则要同时签给其他分管领导会签,最后才由排名最前者签发;如属重大事项,分管领导还应签请主要领导阅示后印发。如为主要领导开会,由办公室主任审核把关,视情直接签给主要领导签发,或请其他分管领导审阅后再请主要领导签发。如属企业会议纪要,也应由企业办公室主任或分管主任审核后再报领导签发。纪要审核把关后报送会议主持领导签发。纪要事项落实情况可由督查部门或秘书跟踪督办,并及时报告领导。
要点之七:会前起草初稿,会中讨论定稿。对于议定事项明确、时间紧急的纪要还可在会前起草好,作为讨论稿留在会上供大家讨论,如有意见当场直接修改,如无则会后即可印发纪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