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个人述职报告写好、讲好

第一,重点要突出。一个人在一定时期所做的工作肯定很多,如果生怕人家不明白、不了解,把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塞进去,搞成“一锅煮”,写成“流水账”,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像这种材料,只能在理清层次脉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把那些主要的、能够反映自己工作业绩和特色的东西写进去,过程性的东西或无关紧要的内容则可不写或略写。也就是说,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使人一听就能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评价要准确。既然是自我述职,就必然涉及对工作业绩和德才表现的自我评价。尽管这时候谁都希望自己的“亮相”能够精彩漂亮一些,但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客观准确,是怎样就怎样,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哗众取宠也不自我埋没,努力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在表述方法上,要注重写实,坚持用事实说话,有些方面还要用数字说话,少贴“标签”,少用抽象的评价语言,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第三,态度要谦恭。尽管这时候内心要充满自信、要有赢得听众好评的勇气和信心,但表现在语言、语气上,则要把握好分寸,尽可能谦虚、委婉一些,以避评功摆好、骄傲自大之嫌。比如把进步归功于组织和同事(“在领导的教育培养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不把成绩说得太满(“基本”“较好”)等等,以达到既不埋没成绩、又让人听来舒服的效果。另外,既要明明白白谈成绩,也要实实在在谈不足。有些述职报告谈成绩时浓墨重彩,谈不足时轻描淡写,比如“性子较急”“学习不够”“下基层较少”等等,一听就觉得是在敷衍,缺乏自我剖析的勇气。实际上,敢于正视不足、揭短亮丑,反而是一种真诚和上进的表现,容易博得听众好评。
第四,语言要得当。口头述职都是以会议形式进行,若干述职者先后登台,实际上也是一场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孰优孰劣,听众一听便知。所谓语言得当,一是要简洁明快,力戒拖沓啰唆;二是朴素平实,力戒华而不实;三是鲜活清新,力戒机械呆板。还要特别注意一点,既然是个人述职报告,就要尽可能多一些个性色彩,善于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表达。注意避开公文或讲话稿的语言表达习惯。
最后,因为是口头表达,同竞职演讲、演讲比赛一样,也要注意肢体语言、精神状态、语速语调控制等方面的密切配合,给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觉、视觉效果。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