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阅读头条

推荐排行

优选专辑

PPT模板

  • 【写材料用典】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写材料用典】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出处: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原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

      好的树木最后一定能成为栋梁,而纯钢不会作为渔钩这样卑微的东西被使用。阐释了一种端正的思想、一种刚直的品行和修身的原则。

      用法提示:端砚...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写材料用典】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原文:“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义: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在具体事上磨炼,才能立得住;没事的时候平静,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平静。比喻: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炼,内心才会拥有强大的力量,个人才能真正...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写材料用典】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处:《警世贤文·勤奋篇》,当代书籍,编、作者皆不详。一说出自《俗语》(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原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释义: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比喻: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努力、修炼、克服一定...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写材料用典】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出处:当代·王宝池《劝学》。原文:“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

    释义:自古以来,凡是做成大事的英雄豪杰都是经历过很多磨难的,而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很少有人能成就大事的。比喻要经过磨难才能取...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写材料用典】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出处:

      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释义:

      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比喻: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用法提示:木有绳,金有砺,人也需要打磨,即不断...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写材料用典】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出处:北宋·曾巩《咏柳》。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释义:不要以为柳絮飞扬,能够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比喻:恶势力终究不会长久。

      用法提示:“柳”这种植物很多人都“咏”过,从南北朝...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写材料用典】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修本》。原文:“夫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君子自强其所重以取福,小人日安其所轻以取祸。”

      释义:道路不险,就不能知道马的优良;任务不重,就不能知道人的德行。比喻:越是艰难险阻,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德行与才干。

      用法...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写材料用典】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原文:“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释义:这些国家好比那大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大,却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可笑!彰显一种...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写材料用典】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出处:北宋·张载《西铭》。原文:“富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优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艰难困苦”是对“贫贱忧戚”的发展。

      释义:艰难和困苦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帮助人们达到成功。比喻: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写材料用典】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出处:近现代·陈毅《青松》。原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释义:虽然大雪压着青松,但是青松仍然挺拔笔直。赞颂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

      用法提示:陈毅曾以十二个诗题写了十九首诗,总称《冬夜杂咏》,最初发表于《诗刊》上,《青松》...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写材料用典】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出处:

    近现代·毛泽东《长征》。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用法提...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写材料用典】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原文:“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珠彩乍连星错落,桂花曾到月婵娟。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应念衔恩最深者,春来为寿拜尊前。”

      释义:玉石经过切磋打磨大多能成为宝器,长剑超脱被埋没的处境,便能成为倚天宝剑。比喻:只有经过困难磨难,才会更加出...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写材料用典】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处:战国·屈原《离骚》。原文:“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释义: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去追求探索。比喻:一种“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也比喻:到达目...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写材料用典】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表现了一种勇往直前、一往无前的勇气。

      用法提示:“从军行&rd...
    2023-12-17写材料用典
  • 【写材料用典】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写材料用典】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处:唐·李世民《赐萧瑀》。原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释义: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用法提示:如果后面再加一句,恐怕应该是“患难见真情”。所谓领导,所谓干部,从来都...
    2023-12-17写材料用典